Google 地圖大致很棒,讓你方便透過手機到達任何想去的地方,但也有失靈或不足的地方,我們聽過太多使用者被莫明奇妙導到墓仔埔的例子之外,有時也會因為地圖漏失某條道路、街道名稱不對,或是到了現場才發現橋梁早已封閉等,大大掃了旅遊的興緻。所幸,拜全新「群眾催生」(Crowd-Fueled)功能之賜,這些令人沮喪又無奈的不精準缺失會變得愈來愈少。
APP 與 WEB 何者為重,這個議題一直是見仁見智莫衷一是, 原因是大部分的品牌,並無法同時擁有這個 APP+WEB 的整合電商產品,沒有服務哪會有數據,沒有數據就看不到真相。
Google原本就有安全部門及技術負責Google Play Store的漏洞掃瞄,但最近一則招聘公告顯示Google計畫在現有編制外成立一個安全團隊,專門尋找高度敏感(highly sensitive)第三方Android App的漏洞。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每年都會發生上萬次地震。要確認到底是自己頭暈,還是真的碰上「有感地震」,除了等手機收到「國家級警報」、第一時間登入中央氣象局官網,以下這些工具,將幫助你快速獲得正確訊息
微軟對外發布了Blazor實驗性專案Mobile Blazor Bindings,讓開發者能夠使用Blazor開發原生行動應用程式。Blazor本身是一個瀏覽器應用程式的.NET開發框架,開發者可以直接使用C#和HTML等熟悉的工具,開發瀏覽器的單頁應用程式。
LINE Pay 終於要獨立出 app啦!而且可以跨境使用,未來也可以期待更多跨境支付情境。
LINE Pay 在日本早就推出獨立的 app,不過由於各地發展策略不同,台灣傾向將所有相關服務都包在 LINE app 裡面。隨著 LINE Financial 在台獲得數位銀行執照 ,LINE Pay 在台未來將計畫支援醫療、保險、電信、智慧服務等更多領域,也因應更豐富的支援開放了獨立的 LINE Pay app 供台灣用戶使用,現在 Android 版已經可以下載,iOS 版則正待審核中要再等一等。
7月第一天才剛推出7pay的日本7-Eleven,隔日就被民眾爆出自己的7Pay密碼遭人竄改,導致App綁定的信用卡遭人盜刷的問題,而日本網路上也有研究員指出,該系統的密碼重設與身分驗證機制不夠嚴謹。
你知道嗎?八成 Android 手機 App 都「過度取得授權」,要求消費者同意 App 取得個人簡訊、行事曆、通訊錄等非必要個資,形成巨大的資安黑洞⋯⋯
註:受限於篇幅及系統性質差異,本文不討論 iOS 系統,僅討論 Android 系統
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一個推銷員,推銷一個能帶給你生活便利的小產品。但是當你問他多少錢,他卻說,「不用錢,只要把家裡的鑰匙給我就好。」你還想要這個「免費」便利小物嗎?一定不會。
但是在台灣,每天卻有成千上萬的人用手機下載「免費」App,同意業者擁有進入他手機的「鑰匙」。
出遊少不了 Google 大神,Google Map 不斷精進各項功能造福不少路痴,而今日,Google Map 終於在台灣上線了 3D 地圖,目前在手機 「Google Earth」App 上可以看到 3D 地圖影像。
隨著App市場爆炸性的發展,如何快速開發出高品質的App也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目前兩主流大行動裝置平台為Android與iOS,為了擴增市場與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時開發App於這兩大不同平台是勢在必行的。
Instant Apps 是指在傳統 App 中增加 Instant 支援,當你要使用某個沒有安裝的 App 時,系統會在後台下載並自動跳轉至對應的模組,不需要下載安裝 App,而用過的模組也會儲存在手機裡。對開發者來說,他們可以將現有的 App 分拆為多個功能。我們要使用某個功能時,即刻下載需要使用的 App 功能代碼,即使沒有安裝 App,也能體驗 App 提供的功能。
關鍵字:電商、購物、網路行銷、APP、星巴克、行動支付、社群網站
全球連鎖咖啡品牌星巴克,因應內部簡化行銷通路策略,1日正式關閉網路商店購物功能,轉而專注於全球店面經營及應用程式App推廣,為公司帶來電商新風貌。
關鍵字:RWD、響應式、自適應、行動版網頁設計、APP、ios、Android、手機
究竟什麼是行動裝置友善性呢?簡單來說,就是讓行動裝置操作環境能夠盡可能簡單化,隱藏原本複雜的電腦程式運作邏輯,僅將簡化後的操作介面呈現給使用者。
編按:本文摘自《指尖下的大數據》,探討大數據的四點特性:數量龐大、產生速度快、多樣性,以及準確性高。作者為鄭江宇與曾瀚平。
在軟體開發領域,對原始碼進行版本控管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有別於 Subversion 或 TFVC (Team Foundation Version Control) 這類集中式版本控管系統,Git 是一套分散式版本控管系統(DVCS; Distributed Version Control System),並帶來許多版本控管上的各種優勢與解決傳統集中式版本控管的缺失,例如支援本地操作、備份容易、功能強大且彈性的分支與合併等等。不過,由於 Git 版本控管無論在版控觀念與工具使用上,都與傳統集中式版控工具差異甚大,因此造成了不小的學習門檻。
自從 Google Assistant 開放以來,越來越多使用者感受到它的美好,而原本只能在 PIXEL 系列手機上使用的 Google Assistant,現在也準備開放給其他品牌 Android 手機使用了。
作為世界電商巨頭,亞馬遜卻在不斷探索線下經營。去年,它開始在美國開設實體書店——但這不過是小打小鬧,亞馬遜還謀劃著徹底顛覆傳統超市。昨日,它在西雅圖開張了一家革命性的線下便利店——Amazon Go。看起來,這才是線下零售業的未來。
關鍵字:ios、APP、UITableView
幾乎所有的 App 都會以導航的方式向用戶展示多個 View Controller。這些 View Controller 分別擔任不同的職責,比如在屏幕上簡單顯示一些信息,或者從用戶輸入中收集複雜數據。針對 App 的不同功能設計新的 View Controller 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任務,有時候甚至是一種頗為艱鉅的任務。但是,許多時候,通過展開式 UITableView,我們卻可以不用創建新的 View Controller 就能完成同樣的任務。
Apple 在年中舉行的 WWDC (世界開發者大會),除了將未來一年軟體更新的做重點介紹外,還有一整週的論壇及 workshop。而每一場論壇的結束後,都會上傳到 Apple 的官方網站上供大家觀看。
我們從今年度(2016)的設計類論壇中挑選幾項有趣的主題,整理後以圖文的方式分享給大家。如果你正有開發的項目,準備進軍全球,這些重點可對產品的設計與推廣上有所價值;而一般的開發者、使用者經驗分析師、介面設計師們,也能在論壇的重點中得到更多的知識。
蘋果在WWDC上宣佈2017年1月1日以前,App Store上的app都必需使用ATS安全通訊技術,使app及網頁通訊以HTTPS加密連線。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出現讓人習慣了使用行動裝置進行支付,但這兩者要求我們的行動裝置必須處於聯網狀態;Apple Pay 等的出現進一步簡化了我們的支付方式,不需要聯網,只要有一個手機驗證指紋即可完成之後。但 Google 覺得拿出手機還是麻煩,想進一步對此進行改善。
關鍵字:Facebook、新框架、ReactNative、APP、開發
React Native 是 Facebook 推出的一個用 JavaScript 語言就能同時編寫
iOS,Android,以及後台的一項技術,今年 9 月 發佈了 Android
版本,又在工程師裡面掀起了一波小高潮,不斷有喜歡嘗鮮的工程師投入到這個領域。
從事 App 使用者經驗設計,偶爾參考別人的使用者介面設計和風格,其實是一種很好的啟發,雖然有人會說這會扼殺創意,甚至擔憂以後所有的 App 可能都會長得一樣。但前人走過的路,的確有許多值得借鏡學習之處。
關鍵字:行動網頁設計、APP、推播、網路行銷、Android手機、Facebook、google
在凡事靠 App 的現在,大家都在智慧型手機裡裝了各種大大小小的社群服務 App,但對網路還沒那麼普及的開發中國家來說,透過行動版網頁使用各種社交服務,不但可以提高手機續航能力,還可以節省行動網路流量。看準開發中國家新 興市場需求,Facebook 也與 Google 合作,透過 Chrome 瀏覽器推出行動版網頁訊息通知服務。
關鍵字:App 開發人員、APP、開發人員、數據、圖表、開發產品、功能、客戶留存率、著力點、開發理念、參與度
App 開發人員經常會陷入到這樣一個錯誤之中,當各項後台數據表現不佳的時候,總是覺得再給 App 添加一個功能就能提升客戶留存率!但事實是這樣的嗎?是不是什麼功能添加進來都能提升客戶留存率?如果不是,那麼應該怎樣對 App 進行改良,才能讓後台的數據圖表變得好看一些呢?
關鍵字:Apple、ios、AutoLayout、Objective-C、Swift、APP
Auto Layout 使用者介面自動佈局的功能很早就被廣泛運用,像是在設計網頁時為了應付不同解析度的視窗,多半都會使用相對位置取代絕對位置來佈局,Auto Layout 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它總是讓人又愛又恨,它的好處是在眾多不同解析的 iOS 裝置下,不管你的畫面是直的還是橫的,介面上的物件總是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但討厭的是,Auto Layout 設定起來相當複雜與瑣碎,儘管如此,官方還是強烈建議應用程式都能支援 Auto Layout 的功能,尤其是那些發佈於不同 iOS 裝置平台的應用程式。
關鍵字:APP、Material Design、設計
在2014年Google I/O 大會上提出了新的作業系統 Android L,並提出 Material
Design,希望重新統一Google的設計語言,並藉此確立未來 Google APP的UI設計方向。
Native App:原生語言程式是為了特定的操作系統而編碼,用的也是特定操作系統的開發套件 (Platform SDK), 如 Apple iOS。因此它的性能和工具一向比 Hybrid App 優越。
關鍵字:IPHONE、Android、Objective-C、APP
因著iPhone的簡單、易用與影響力,在日常生活各方面,幾乎都可以找得到與iPhone結合的應用,身為開發者,不免要想:軟體市集是怎麼一回事?iPhone程式要怎麼開發?
行動電子商務是未來趨勢,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行動商務APP究竟該怎麼設計,才能讓使用者用得輕鬆愉快,同時提高實際購買率呢?行動APP開發商Appsquare提供了兩大要點。
關鍵字:HTML5網頁設計、Web網頁程式開發、APP、行動APP開發
電話:(02)2739-9096 | 傳真:(02)2739-6637 | 客服:[email protected] | 臺北市信義區和平東路3段257號6樓map
© 2019 傑立資訊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