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權聲明
本公司關心使用者隱私權與個人資訊,並遵守本公司的網站隱私政策,使用者若有任何問題,可以參考本公司的「網站隱私政策」,或利用電子郵件或連絡電話詢問本公司.
2017
06
03

怎樣寫出漂亮簡潔的程式碼?[轉載於閱讀屋]

關鍵字:程式設計JAVA程式設計專案開發APP開發設計網頁設計作品

寫在前面

clean code,顧名思義就是整潔的程式碼,或者說清晰、漂亮的程式碼,相信大多數工程師都希望自己能寫出這樣的程式碼。

也許這是個千人千面的話題,每個工程師都有自己的理解。比如我,從一個天天被罵程式碼寫得爛的人,逐漸學習成長,到現在也能寫的出“人模人樣”的程式碼來了。這期間算是積累了一點經驗心得,想和大家分享,拋磚引玉。

本文主要針對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的clean code來闡述,程式導向程式碼的思路會比較不同,不在本文的討論範疇。

程式碼整潔的大前提

程式碼大部分時候是用來維護的,而不是用來實現功能的

這個原則適用於大部分的工程。我們的程式碼,一方面是編譯好讓機器執行,完成功能需求;另一方面,是寫給身邊的隊友和自己看的,需要長期維護,而且大部分項目都不是朝生夕死的短命鬼。

大部分情況下,如果不能寫出清晰好看的程式碼,可能自己一時爽快,後續維護付出的代價和成本將遠高於你的想象。

對清晰好看程式碼的追求精神,比所有的技巧都要重要。

優秀的程式碼大部分是可以自描述的,好於檔案和註釋

當你翻看很多開原始碼時,會發現註釋甚至比我們自己寫的項目都少,但是卻能看的很舒服。當讀完源碼時,很多功能設計就都清晰明瞭了。通過仔細斟酌的方法命名、清晰的流程控制,程式碼本身就可以拿出來當作檔案使用,而且它永遠不會過期。

相反,註釋不能讓寫的爛的程式碼變的更好。如果別人只能依靠註釋讀懂你的程式碼的時候,你一定要反思程式碼出現了什麼問題(當然,這裡不是說大家不要寫註釋了)。

說下比較適合寫註釋的兩種場景:

  1. public interface,向別人明確釋出你功能的語義,輸入輸出,且不需要關注實現。

  2. 功能容易有歧義的點,或者涉及比較深層專業知識的時候。比如,如果你寫一個客戶端,各種config參數的含義等。

設計模式只是手段,程式碼清晰才是目的

之前見過一些所謂“高手”的程式碼都比較抽象,各種工廠、各種繼承。想找到一個實現總是要山路十八彎,一個工程裡大部分的類是抽象類或者介面,找不到一兩句實現的程式碼,整個讀起程式碼來很不順暢。我跟他聊起來的時候,他的主要立場是:保留合適的擴充套件點,克服掉所有的硬編碼。

其實在我看來,也許他的程式碼被“過度設計”了。首先必須要承認的是,在同一個公司工作的同事,水平是參差不齊的。無論你用瞭如何高大上的設計,如果大多數人都不能理解你的程式碼或者讀起來很費勁的話,其實這是一個失敗的設計。

當你的系統內大部分抽象只有一個實現的時候,要好好思考一下,是不是設計有點過度了,清晰永遠是第一準則。

程式碼整潔的常見手段

記住原則後,我們開始進入實踐環節,先來看下有哪些促成clean code的常見手段。

code review

很多大公司會用git的pull request機制來做code review。我們重點應該review什麼?是程式碼的格式、業務邏輯還是程式碼風格?我想說的是,凡是能通過機器檢查出來的事情,無需通過人。比如換行、註釋、方法長度、程式碼重複等。除了基本功能需求的邏輯合理沒有bug外,我們更應該關注程式碼的設計與風格。比如,一段功能是不是應該屬於一個類、是不是有很多相似的功能可以抽取出來複用、程式碼太過冗長難懂等等。

我個人非常推崇集體code review,因為很多時候,組裡相對高階的工程師能夠一眼發現程式碼存在較大設計缺陷,提出改進意見或者重構方式。我們可以在整個小組內形成一個好的文化傳承和風格統一,並且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大家對clean code的熱情。

勤於重構

好的程式碼,一般都不是一撮而就的。即使一開始設計的程式碼非常優秀,隨著業務的快速迭代,也可能被改的面目全非。

為了避免重構帶來的負面影響(delay需求或者帶來bug),我們需要做好以下的功課:

  1. 掌握一些常見的“無痛”重構技巧,這在下文會有具體講解。

  2. 小步快跑,不要企圖一口吃成個胖子。改一點,測試一點,一方面減少程式碼merge的痛苦,另一方面減少上線的風險。

  3. 建立自動化測試機制,要做到即使程式碼改壞了,也能保證系統最小核心功能的可用,並且保證自己修改的部分被測試覆蓋到。

  4. 熟練掌握IDE的自動重構功能。這些會很大程度上減少我們的體力勞動,避免犯錯。

靜態檢查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程式碼靜態檢查的工具,也是發現bug和風格不好的比較容易的方式。可以與釋出系統做整合,強制把主要問題修復掉才可以上線。目前美團點評技術團隊內部的研發流程中已經普遍接入了Sonar質量管理平臺。

多讀開原始碼和身邊優秀同學的程式碼

感謝開源社群,為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學習機會。無論是JDK的源碼,還是經典的Netty、Spring、Jetty,還是一些小工具如Guava等,都是clean code的典範。多多學習,多多反思和總結,必有收益。

程式碼整潔的常見技巧

前面的內容都屬於熱身,讓大家有個整體宏觀的認識。下面終於進入乾貨環節了,我會分幾個角度講解編寫整潔程式碼的常見技巧和誤區。

通用技巧

單一職責

這是整潔程式碼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則了。簡單來講,大到一個module、一個package,小到一個class、一個method乃至一個屬性,都應該承載一個明確的職責。要定義的東西,如果不能用一句話描述清楚職責,就把它拆掉。

我們平時寫程式碼時,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一個方法幹了好幾件事或者一個類承載了許多功能。

先來聊聊方法的問題。個人非常主張把方法拆細,這是複用的基礎。如果方法幹了兩件事情,很有可能其中一個功能的其他業務有差別就不好重用了。另外語義也是不明確的。經常看到一個get方法裡面竟然修改了資料,這讓使用你方法的人情何以堪?如果不點進去看看實現,可能就讓程式陷入bug,讓測試陷入麻煩。

再來聊聊類的問題。我們經常會看到“又臭又長”的service/biz層的程式碼,裡面有幾十個方法,幹什麼的都有:既有增刪改查,又有業務邏輯的聚合。每次找到一個方法都費勁。不屬於一個領域或者一個層次的功能,就不要放到一起。

我們team在code review中,最常被批評的問題,就是一個方法應該歸屬於哪個類。

優先定義整體框架

我寫程式碼的時候,比較喜歡先去定義整體的框架,就是寫很多空實現,來把整體的業務流程穿起來。良好的方法簽名,用入參和出參來控制流程。這樣能夠避免陷入業務細節無法自拔。在腦海中先定義清楚流程的幾個階段,併為每個階段找到合適的方法/類歸屬。

這樣做的好處是,閱讀你程式碼的人,無論讀到什麼深度,都可以清晰地瞭解每一層的職能,如果不care下一層的實現,完全可以跳過不看,並且方法的粒度也會恰到好處。

簡而言之,我比較推崇寫程式碼的時候“廣度優先”而不是“深度優先”,這和我讀程式碼的方式是一致的。當然,這件事情跟個人的思維習慣有一定的關係,可能對抽象思維能力要求會更高一些。如果開始寫程式碼的時候這些不夠清晰,起碼要通過不斷地重構,使程式碼達到這樣的成色。

清晰的命名

老生常談的話題,這裡不展開講了,但是必須要mark一下。有的時候,我思考一個方法命名的時間,比寫一段程式碼的時間還長。原因還是那個邏輯:每當你寫出一個類似於"temp"、"a"、"b"這樣變數的時候,後面每一個維護程式碼的人,都需要用幾倍的精力才能理順。

並且這也是程式碼自描述最重要的基礎。

避免過長參數

如果一個方法的參數長度超過4個,就需要警惕了。一方面,沒有人能夠記得清楚這些函數的語義;另一方面,程式碼的可讀性會很差;最後,如果參數非常多,意味著一定有很多參數,在很多場景下,是沒有用的,我們只能構造預設值的方式來傳遞。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簡單,一般情況下我們會構造paramObject。用一個struct或者一個class來承載資料,一般這種物件是value object,不可變物件。這樣,能極大程度提高程式碼的可複用性和可讀性。在必要的時候,提供合適的build方法,來簡化上層程式碼的開發成本。

避免過長方法和類

一個類或者方法過長的時候,讀者總是很崩潰的。簡單地把方法、類和職責拆細,往往會有立竿見影的成效。以類為例,拆分的維度有很多,常見的是橫向/縱向。例如,如果一個service,處理的是跟一個庫表物件相關的所有邏輯,橫向拆分就是根據業務,把建立/更新/修改/通知等邏輯拆到不同的類裡去;而縱向拆分,指的是把資料庫操作/MQ操作/Cache操作/物件校驗等,拆到不同的物件裡去,讓主流程儘量簡單可控,讓同一個類,表達儘量同一個維度的東西。

讓相同長度的程式碼段表示相同粒度的邏輯

這裡想表達的是,儘量多地去抽取private方法,讓程式碼具有自描述的能力。舉個簡單的例子:

類似這種程式碼,在業務程式碼中隨處可見。獲取do1是一個方法,merge是一個方法,但獲取do2的程式碼卻在主流程裡寫了。這種程式碼,流程越長,讀起來越累。很多人讀程式碼的邏輯,是“廣度優先”的。先讀懂主流程,再去看細節。類似這種程式碼,如果能夠把構造do2的程式碼,提取一個private 方法,就會舒服很多。

物件導向設計技巧

貧血與領域驅動

不得不承認,Spring已經成為企業級Java開發的事實標準。而大部分公司採用的三層/四層貧血模型,已經讓我們的編碼習慣,變成了面向DAO而不是物件導向。

缺少了必要的模型抽象和設計環節,使得程式碼冗長,複用程度比較差。每次擼程式碼的時候,從mapper擼起,好像已經成為不成文的規範。

好處是上手簡單,學習成本低。但是每次都不能重用,然後面對兩三千行的類看著眼花的時候,我的心是很痛的。關於領域驅動的設計模式,本文不會展開去講。回歸物件導向,還是跟大家share一些比較好的code技巧,能夠在一個通用的框架下,儘量好的寫出漂亮可重用的code。

個人認為,一個好的系統,一定離不開一套好的模型定義。梳理清楚系統中的核心模型,清楚的定義每個方法的類歸屬,無論對於程式碼的可讀性、可交流性,還是和產品的溝通,都是有莫大好處的。

為每個方法找到合適的類歸屬,資料和行為儘量要在一起

如果一個類的所有方法,都是在操作另一個類的物件。這時候就要仔細想一想類的設計是否合理了。理論上講,物件導向的設計,主張資料和行為在一起。這樣,物件之間的結構才是清晰的,也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參數傳遞。

不過這裡面有一個要討論的方法:service物件。如果操作一個物件資料的所有方法都建立在物件內部,可能使物件承載了很多並不屬於它本身職能的方法。

例如,我定義一個類,叫做person,這個類有很多行為,比如:吃飯、睡覺、上廁所、生孩子;也有很多欄位,比如:姓名、年齡、性格。

很明顯,欄位從更大程度上來講,是定義和描述我這個人的,但很多行為和我的欄位並不相關。上廁所的時候是不會關心我是幾歲的。如果把所有關於人的行為全部在person內部承載,這個類一定會膨脹的不行。

這時候就體現了service方法的價值,如果一個行為,無法明確屬於哪個領域物件,牽強地融入領域物件裡,會顯得很不自然。這時候,無狀態的service可以發揮出它的作用。但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迴歸本質,我們要把屬於每個模型的行為合理的去劃定歸屬。

警惕static

static方法,本質上來講是程式導向的,無法清晰地反饋物件之間的關係。雖然有一些程式碼例項(自己實現單例或者Spring託管等)的無狀態方法可以用static來表示,但這種抽象是淺層次的。說白了,如果我們所有呼叫static的地方,都寫上import static,那麼所有的功能就由類自己在承載了。

讓我畫一個類圖?尷尬了……畫不出來。

而單例的膨脹,很大程度上也是貧血模型帶來的副作用。如果物件本身有血有肉,就不需要這麼多無狀態方法。

static真正適用的場景:工具方法,而不是業務方法。

巧用method object

method object是大型重構的常用技巧。當一段邏輯特別複雜的程式碼,充斥著各種參數傳遞和是非因果判斷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重構手段是提取method object。所謂method object,是一個有資料有行為的物件。依賴的資料會成為這個物件的變數,所有的行為會成為這個物件的內部方法。利用成員變數代替參數傳遞,會讓程式碼簡潔清爽很多。並且,把一段過程式的程式碼轉換成物件程式碼,為很多物件導向程式設計才可以使用的繼承/封裝/多型等提供了基礎。

舉個例子,上文引用的程式碼如果用method object表示大概會變成這樣:

面向介面程式設計

面向介面程式設計是很多年來大家形成的共識和最佳實踐。最早的理論是便於實現的替換,但現在更顯而易見的好處是避免public方法的膨脹。一個對外publish的介面,一定有明確的職責。要判斷每一個public方法是否應該屬於同一個interface,是很容易的。

整個程式碼基於介面去組織,會很自然地變得非常清晰易讀。關注實現的人才去看實現,不是嘛?

正確使用繼承和組合

這也是個在業界被討論過很久的問題,也有很多論調。最新觀點是組合的使用一般情況下比繼承更為靈活,尤其是單繼承的體系裡,所以傾向於使用組合,否則會讓子類承載很多不屬於自己的職能。

個人對此觀點持保留意見,在我經歷過的程式碼中,有一個小規律,我分析一下。

protected abstract 這種是最值得使用繼承的,父類保留擴充套件點,子類擴充套件,沒什麼好說的。

protected final 這種方法,子類是隻能使用不能修改實現的。一般有兩種情況:

  1. 抽象出主流程不能被修改的,然而一般情況下,public final更適合這個職能。如果只是流程的一部分,需要思考這個流程的類歸屬,大部分變成public組合到其他類裡是更合適的。

  2. 父類是抽象類無法直接對外提供服務,又不希望子類修改它的行為,這種大多數情況下屬於工具方法,比較適合用另一個領域物件來承載並用組合的方式來使用。

protected 這種是有爭議的,是父類有預設實現但子類可以擴充套件的。凡是有擴充套件可能的,使用繼承更理想一些。否則,定義成final並考慮成組合。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繼承更多的是為擴充套件提供便利,為複用而存在的方法最好使用組合的方式。當然,更為大的原則是明確每個方法的領域劃分。

程式碼複用技巧

模板方法

這是我用得最多的設計模式了。每當有兩個行為類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程式碼段時,我總是會想到模板方法。提取公共流程和可複用的方法到父類,保留不同的地方作為abstract方法,由不同的子類去實現。

並在合適的時機,pull method up(複用)或者 pull method down(特殊邏輯)。

最後,把不屬於流程的、但可複用的方法,判斷是不是屬於基類的領域職責,再使用繼承或者組合的方法,為這些方法找到合適的安家之處。

extract method

很多複用的級別沒有這麼大,也許只是幾行相同的邏輯被copy了好幾次,何不嘗試提取方法(private)。又能明確方法行為,又能做到程式碼複用,何樂不為?

責任鏈

經常看到這樣的程式碼,一連串類似的行為,只是資料或者行為不一樣。如一堆校驗器,如果成功怎麼樣、失敗怎麼樣;或者一堆物件構建器,各去構造一部分資料。碰到這種場景,我總是喜歡定義一個通用介面,入參是完整的要校驗/構造的參數,出參是成功/失敗的標示或者是void。然後有很多實現器分別實現這個介面,再用一個集合把這堆行為串起來。最後,遍歷這個集合,序列或者並行的執行每一部分的邏輯。

這樣做的好處是:

  1. 很多通用的程式碼可以在責任鏈原子物件的基類裡實現;

  2. 程式碼清晰,開閉原則,每當有新的行為產生的時候,只需要定義行的實現類並新增到集合裡即可;

  3. 為並行提供了基礎。

為集合顯式定義它的行為

集合是個有意思的東西,本質上它是個容器,但由於泛型的存在,它變成了可以承載所有物件的容器。很多非集合的類,我們可以定義清楚他們的邊界和行為劃分,但是裝進集合裡,它們卻都變成了一個樣子。不停地有程式碼,各種迴圈集合,做一些相似的操作。

其實很多時候,可以把對集合的操作顯示地封裝起來,讓它變得更有血有肉。

例如一個Map,它可能表示一個配製、一個快取等等。如果所有的操作都是直接操作Map,那麼它的行為就沒有任何語義。第一,讀起來就必須要深入細節;第二,如果想從獲取配置讀取快取的地方加個通用的邏輯,例如打個log什麼的,你可以想象是多麼的崩潰。

個人提倡的做法是,對於有明確語義的集合的一些操作,尤其是全局的集合或者被經常使用的集合,做一些封裝和抽象,如把Map封裝成一個Cache類或者一個config類,再提供GetFromCache這樣的方法。

經驗總結

本文從clean code的幾個大前提出發,然後提出了實踐clean code的一些手段,重點放在促成clean code的一些常用編碼和重構技巧。

當然,這些只代表筆者本人的一點點感悟。好的程式碼,最最需要的,還是大家不斷追求卓越的精神。歡迎大家一起探索交流這個領域,為clean code提供更多好的思路與方法。

你可能有興趣的作品案例
傑立資訊傑立資訊事業有限公司
Powered by AWS Cloud Computing

電話:(02)2739-9096 | 傳真:(02)2739-6637 | 客服:[email protected] | 臺北市信義區和平東路3段257號6樓map

© 2019 傑立資訊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隱私政策

線上詢價